新闻资讯

2025-07-16

作者:

浏览量:


第一作者:陈宇晖

通讯作者:姜颖,王勇

通讯单位:浙江大学电镜中心&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

https://doi.org/10.1002/anie.202504686

超新芯透射电镜双倾加热原位系统

在原位分析中,该论文借助超新芯透射双倾加热原位系统以及CHIPNOVA原位加热芯片将制备好的Pd/TiO₂催化剂分散在样品芯片上,通过双倾加热样品杆装载到ETEM中进行观测。

 

一、全文速览

浙江大学王勇课题组利用环境透射电子显微学技术(ETEM)发现在特定氧化还原条件下Pd/TiO₂催化剂表面的SMSI包覆层表现出振荡行为,该振荡行为使SMSI覆盖层作为Ti的动态临时储库,能够从载体捕获还原态Ti,驱动TiO₂载体外延生长。这一发现扩展了对SMSI在反应条件下动态行为及载体物质传输的理解,并为纳米结构的固态生长提供了新的机制,上述研究成果发表在Angew上!在这项突破性实验中,CHIPNOVA(超新芯)透射电镜双倾加热原位系统为研究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

 

二、背景介绍

金属纳米颗粒因其高效性、多功能性和可调控性,在现代催化科学领域中具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。金属纳米颗粒与氧化物载体的相互作用机制一直是研究的核心课题,其中,金属-载体强相互作用(SMSI)因其独特的界面特性而备受关注。然而,SMSI覆盖层的实验构建和构型调控高度依赖化学环境,人们对氧化还原条件下SMSI的动态行为尚不明确,同时对其原子尺度演变机制的认知仍存在明显不足。针对上述问题,王勇课题组利用最新的ETEM和CHIPNOVA原位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,在原子尺度上观测SMSI变化相关的传质过程及载体动态响应。CHIPNOVA透射电镜双倾加热原位系统为实验提供关键技术支持,其独特的双倾功能与高精度温控(≤0.01℃稳定性)实现了材料在精准温度下的原子尺度动态观测。

 

三、研究亮点

1. 原位观察与机制揭示:通过 ETEM 实时追踪发现,振荡源于氧化-还原条件的竞争,导致TiOₓ覆盖层在单双层之间切换,应力作用下 Pd 纳米颗粒发生旋转。

2. 原子尺度解析:精确识别3.0Å/3.4Å的双层结构特征。

 

四、图文说明

1:不同气氛下 Pd/TiO₂的准原位观察:纯 O₂、H₂及 5:1 O₂/H₂混合气氛中均形成 SMSI 覆盖层,但氧化还原条件下覆盖层部分破坏,且界面出现载体突起。

2:原位 ETEM 追踪混合气氛下的结构演变:SMSI 双层覆盖层在界面处振荡,伴随载体突起的原子层添加,支持突起向纳米线生长。

3:纯 O₂条件下的原位表征:SMSI 覆盖层扩展推动 Pd 颗粒远离载体,载体突起生长为纳米线,EELS 证实覆盖层含 Ti³⁺。

4:沿 TiO₂[001] 轴观察振荡行为:SMSI 覆盖层层数与载体突起原子层数呈正相关,Pd 颗粒旋转与界面拓扑结构相关。

 

五、总结与期望

  1. 研究结论
  • 首次揭示 Pd/TiO₂在氧化还原条件下的 SMSI 振荡现象,覆盖层作为 Ti 的动态储存库,驱动载体突起的尖端生长。
  • 振荡机制不依赖 Pd 与 TiO₂的外延关系,而是由氧化-还原平衡调控的 Ti 迁移主导。
  1. 科学意义
  • 这一成果拓展了对反应条件下 SMSI 动态行为的认知,也为理解催化性能与 SMSI 的关联提供了新视角。
  • 研究提出了 SMSI 介导的纳米线生长机制,为一维纳米材料的合成提供了新思路。
  1. 未来方向
  • 探索 SMSI 振荡对催化反应(如 CO₂加氢、氧化反应)性能的具体影响。
  • 研究其他金属-载体体系(如 Pt/CeO₂、Ni/TiO₂)在氧化还原条件下的 SMSI 动态行为。

 

暂无数据

暂无数据